宋代皇帝之常服

宋代的冠服相比唐代,造物设计方面更世俗化,实用,更有生命力,彻底远离了不切实际的华丽与阔气,形制简便、讲究适体,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,而皇帝在日常生活中的便服,也多以简单舒适的幞(fú)头和袍衫为主。

在宋朝,上至皇帝,下至普通百姓都戴幞头,只是帝王、贵族与平民幞头形制上有所不同。根据记载,宋代皇帝所戴幞头上的两脚是由铁制成的,长一尺二寸,换算成现代的计算尺寸,差不多相当于四十厘米。一般中小学生用的尺子长度在二十厘米,也就是说,皇帝幞头上的展脚大概有两把尺子那么长。

这种直脚最早出现时还比较短,总共只有一尺左右长,而后来就越伸越长。从南薰店旧藏的宋太祖赵国胤画相可看出,幞头的展脚又细又长。


图:南薰殿宋太祖头戴展脚幞头的画像

皇帝平日里普通的早朝,一般都穿的是常服。颜色大多为赭(zhě)黄、淡黄衣,有时搭配红衫袍。宋代皇帝的常服包含有:衫袍、履袍、窄袍。这类袍衫穿着皆佩以乌纱折上巾以及通犀金玉环带。

履袍:是宋代皇帝的一种简易礼装,用于郊祀、明堂等礼仪的穿着。袍为绛红罗所制,在穿履时称“履袍”,穿靴时则称“靴袍”。

衫袍:除了黄色外,还有红色,分别用于大宴和常朝。

窄袍: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,是皇帝往常便坐视事时所作的便服,颜色没有做具体限定,毕竟非仪式性场合相对自由。


图:南薰殿宋仁宗穿衫袍的画像

set 限制解除
x1
>
<
>>
<<
O
x1